English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手机版手机扫一扫

上海钢管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动态

专家委副主任张忠铧登上《中国冶金报》头版头条

2022-08-01 上海钢管行业协会 阅读

中国冶金报 2022年6月9日头版头条,以《国产高端油套管从这里起飞》为题,报道了协会专家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宝武工程科学家张忠铧博士带领专项攻关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超级13Cr油套管的国产化攻关事迹。

2006年我国西北油气田初始开发之际,国内对超级13Cr油套管的相关研究基本处于空白,产品完全依赖进口,价格一度高达10万元/吨,交货周期更是长达9个月,国外厂商牢牢卡住了我们的“脖子”,严重影响了我国多个重大战略能源工程的建设进度。“一定要实现国产化!”时任宝钢股份首席研究员的张忠铧以保障国家战略能源开发用材为己任,把耐蚀合金油套管作为重点攻关方向,带领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钢管条钢事业部等单位的20多名技术骨干在国内率先展开了针对超级13Cr油套管的国产化攻关。

“太艰难了!”尽管已经过去了10多年,张忠铧对超级13Cr油套管的国产化攻关历程仍历历在目,“我们没有资料、没有任何可借鉴的技术经验,攻关团队完全是‘白手起家’!”张忠铧带领团队成员怀着“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必胜信念,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从实验室材料研究、产品腐蚀评价、工艺研究到现场试制,不放过任何一个技术问题,咬牙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

“研究阶段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能一轮又一轮地开展实验,仅仅是常用的金相分析就做了数百组。”负责实验室钢种研究的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高级主任研究员张春霞博士连续几个月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里。“当合格的样品最终被我捧在手里时,我比捧着刚出生的孩子还要小心翼翼,那一刻非常激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春霞脸上洋溢着幸福。

“制造阶段面临巨大挑战,不仅需要攻克超级13Cr油套管产品的开发设计难关,同时还需要先进的生产技术来支撑产品制造。”钢管条钢事业部制造管理部首席工程师赵鹏说,“超级13Cr油套管工艺流程复杂,生产难度大,当时世界上仅有几家油套管生产厂家能生产。实现国产化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在没有任何可借鉴技术和经验的情况下,钢管条钢事业部生产技术人员为提高产品成材率而日夜奋战。

终于在2007年,当第1根通红的超级13Cr油套管从宝钢140毫米轧管机组下线后,整个团队都沸腾了。“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宝钢的骄傲!”张忠铧百感交集。

为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张忠铧带领团队不断钻研超级13Cr油套管的一贯制制造技术:开发了以轧代锻的管坯制造和退火工艺技术,解决了热连轧稳定生产诸多技术难题;开发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变形制度、加热和冷却技术,实现了全规格高合金无缝管稳定生产;解决了系列产品的热处理技术难题,确保产品性能、表面质量和管料直度得到稳定控制;开发出气密封螺纹抗粘扣技术,满足了国际最严苛标准要求,实现了超级13Cr系列产品大规模制造的质量受控、生产稳定。

2021年10月底,西北某油田试用超级13Cr油套管。“当时,新冠肺炎疫情管控加严,给出行增加了不少难度,但只要能让用户满意,再大的困难也要挺过去。”钢管条钢事业部销售部用户与技术服务室员工刘普等人经过一路波折到达现场后,就立即投入工作。为了确保试用成功,他们一面同油田技术专家一起制订详细的下井操作使用规范,一面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和常驻服务人员一道前往现场,对油管下井进行全过程指导和辅助。下井前,他们与用户对管子、工器具、螺纹脂、附件等都一一进行确认,并和井队就相关作业要点进行了沟通。在下井过程中,刘普指导用户规范操作流程,并对每根管子的拧接曲线进行确认,保证管子使用正确。特别是在下井后期,由于泥浆上返,给管子的拧接造成较大影响。为了减少重新拧接的次数,配合用户尽快完成油管下井,刘普凭借丰富的现场经验,对异常曲线进行快速、准确判定。最终,所有管子的气密封检验全部一次性判定合格,用户对宝钢股份的服务质量和效率给予高度评价。

协会推荐大家阅读此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快我国高端钢管产品国产化的步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