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钢管扩内需、稳外需的市场形势预测与分析-1

2025-10-24 上海钢管行业协会 阅读

2025年中国钢管扩内需、稳外需的市场形势预测与分析

彭在美,上海钢管行业协会,上海200070

刘建伟,浙江金洲管道工业有限公司,湖州313000

[内容提要]2025年美国特朗普政府掀起“关税战”“贸易战”,严重造成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当前的经济形势要求“统筹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贸斗争”,以内需为主导的国内大循环和扩大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央上述指示精神为国内钢管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内钢铁、钢管内需不足,消费量震荡于峰值平台期,进入了“减量提质”发展的新阶段。由于受外贸出口的影响,2025年预测国内钢材、钢管多项指标微降,粗钢产量约9.5亿吨,钢材产量11亿吨,其中直接出口9000万吨,国内钢材消费8.8亿吨,钢管消费8800万吨,其中无缝钢管3100万吨,焊接钢管5700万吨。在扩大内需的同时,要稳定外需。2024年出口钢管1110万吨,其中无缝钢管572万吨,焊钢管538万吨。钢管出口量占钢管总产量9040万吨的比例为12.27%,有力的支撑了钢管产量的增长。要注视出口的流向和结构在发生变化,钢管外贸将面临产品、市场、模式三个转向和技术、投资、合作三个升级,以及绿色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三个转型。在市场转向方面,巩固传统市场(东南亚、中东、非洲)发展新兴市场(拉美、一带一路国家)开拓欧洲市场。在产品转向和技术升级方面,无缝钢管出口产品以石油天然气钢管为主,焊管出口产品以方矩形建材钢管及油气输送钢管为主,产品向高质量方向(高档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精品产品)发展。2025年中国钢管出口量以控制在1000万吨以下为宜,要从“以量取胜”转向“以质突围”,从“输出产品”到“输出品牌”,不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1、当前的经济形势要求“统筹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贸斗争”2025年国际局势动荡加剧、乱象频出,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特别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掀起“关税战”“贸易战”,给全球经济带来史无前例的巨大风险。2025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提出“统筹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贸斗争”。和2018年的“经贸摩擦”相比,“经贸斗争”反映出中央对国际形势的严峻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最新判断,为此,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1]。

2025年5月15日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会议,要“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是大国经济的独有优势。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有4个方面:一是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二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三是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完备,四是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2]。

国内大循环是以内需为主导,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位列2025年政府工作九大任务之首,这意味着全方位扩大内需成为首要任务和首要工作[3]。

中央上述指示精神为国内钢管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当前钢铁行业包括钢管行业在内,主要矛盾是内需不足。

当前钢铁(钢管)行业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因此,应当把扩大内需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2.1当前钢铁消费需求进入了峰值平台期。

钢管是钢铁的组成部份,所以先要看近年来国内粗钢的变化趋势。

2020年粗钢表观消费量达到10.48亿吨,此后稳中略降[4]。 从需

求层面来看,建筑业特别是房地产和基础建设依然是影响钢铁行业需

求变化的关键因素。从结构上来看,2020年起,建筑业用钢消费和制

造业用钢消费占比趋势开始发生改变,建筑业用钢占比逐年走低,制

造业用钢占比逐年走高。建筑业用钢从2020年的58%下降到2023年的52%,制造业用钢从42%上升到48%[4]。 例如,螺纹钢是建筑用钢的代表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单一品种,2020年产量达到2.67亿

吨,2021年达到2.52亿吨,2022年达到2.38亿吨,逐年下降。从品质上来看,制造业所用钢材不同于建筑业,以优质钢、特殊钢为主,尤其是高端钢材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制造业青睐。

2.2预测2025年我国钢材需求与2024年基本持平,略有下降。

2025年钢铁行业遵循“稳中求进”的基本方针,在需求总量下降的前提下,但“减中有增,增中有质”的趋势仍得以延续。这是评估

2025年我国钢材需求的总体思路。

2024年我国钢产量10.05亿吨,同比下降1.7%,折合粗钢表观

消费量为8.92亿吨,同比下降5.4%。关于出口钢材量的评估,有专

家预计直接出口量超过1.1亿吨[5],  钢材间接出口1.34亿吨[6],总计出口2.44亿吨。

当前钢铁行业已进入“减量提质”新的发展阶段,房地产行业建设峰值已过,基础设施项目逐渐放缓,制造业发展仍未达峰,钢材供需呈现弱平衡态势。

有专家认为,2025年粗钢产量能控制在9.5亿吨,较2024年下降5000万吨,国内市场供需关系就有望维持平衡[7]。 评估2025年钢材产量11亿吨,其中,用于外需方面,海外加征关税的压力,使钢材出口下降,较2024年约减少3000万吨,其中直接出口约9000万吨和间接出口约1.2亿吨,共计约2.1亿吨。用于国内钢材消费约为8.8亿吨左右。

2025年国内钢材消费市场细分评估如下:建筑业用钢需求约5.0

亿吨(其中钢结构1.3亿吨,房地产基建用钢3.7亿吨);制造业用

钢需求3.8亿吨。预测2025年建筑业、铁道、集装箱、五金制品等

行业钢材需求有所下降,机械、汽车、能源、船舶、家电、摩托车等

行业钢材需求有所增长。

3、2025年中国钢管行业要把扩大内需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钢管行业是钢铁行业的一个子行业,无缝钢管直接与冶炼密切相

关,焊接钢管的原材料一热轧板卷是钢材的一个品种,因此,钢管行业

的运行状态也具有钢铁行业共性的一面,例如:主要矛盾是内需不足,

产能过剩,消费需求已达到峰值平台期,以及高产量、高出口、高成

本、低价格、低效益、低需求“三高三低”局面。当然、钢管行业基

本上也是如此。又例如,钢铁行业的用钢需求从结构上来看,建筑业用钢量几乎占比50%左右,而焊管行业的用钢需求从结构上来看,建筑业(房地产、市政建设、钢结构)用钢量占比也是约50%左右。

3.1.钢管行业用钢消费已进入峰值平台期

2016年---2022年这8年间,钢管产量在总体回落中跌宕起伏,由2015年的9801.82万吨峰值,到2022年9115.8万吨,总体处于下降趋势。

2023年钢管产量达到9565.1万吨,是历史上第二个峰值,但也是峰值平台期的一个转折点。其中无缝钢管产量达到3150万吨,同比增长6.42%,创历史新高。焊管产量6415.1万元,同比增长8.8%,也是历史第二高位。(2015年是6939.9万吨)

2023年为什么钢管产量达到历史上第二个峰值?因为2023年钢材表观消费量达到9.5亿吨,一般统计规律得出,钢管产量约为钢材消费量的十分之一,故2023年钢管产量达到9500多万吨,恰巧是钢材消费量9.5亿吨的十分之一。

2023年钢管量能够达到第二高峰值,源于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双轮驱动”,也说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速度比消费来得快。

2023年钢管产量达到历史第二个峰值,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钢管出口突破1000万吨,为1007.33万吨,约为产量的十分之一,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6.68%,其中无缝钢管出口563.91万吨,同比增长15.57%,焊接钢管出口443.42万吨,同比增长18.11%,钢管出口大幅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钢管产量的增长。

2023年钢管产量在峰值平台期达到历史第二高峰产量后,到2024年随则下降。2024年全国钢管产量9040.7万吨,同比下降9.8%,其中焊管产量6100万吨,同比下降7.9%,无缝钢管产量2970万吨,同比下降6.6%。

3.2. 2025年钢铁(钢管)市场预测及其市场细分

前文已预测2025年国内钢材消费量8.8亿吨左右,按钢管占钢材消费的比例为十分之一,则为8800万吨,其中焊接钢管5700万吨,无缝钢管3100万吨。

关于钢材(包括钢管在内)其市场需求将继续呈分化趋势,简述如下: 

房地产、钢结构用钢管量在减少,煤电用的锅炉管用量占整个钢管需求量比例也在减少,随着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建设,这种情况更加明显。截止2024年底,煤电装机容量为11.9亿千瓦,同比增长2.6%,但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下降至35.7%,同比降低4.2个百分点[9],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达到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14.4亿千瓦),对钢管需求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但从需求总量来看,这些领域的拉动作用也相对有限。实际上,“两新”“两重”(国家重大战略设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对钢管市场的拉动效应并不强[5]。

从下游行业来看,制造业用钢管需求持续向好,机械、家电、汽车、船舶、交通等用钢管需求在上升。例如矿山挖掘机械正在全球范围崛起,关键矿产成为多国角力新战场,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发表了“大石油时代”已经过了巅峰,欢迎来到“大铲子时代”[10]。

随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加快推进。当前,海洋油气成为我国油气产量重要增长极。海洋LNG生产方式正在逐步取代天然气大直径长输管线输送工程。

2025年4月27日国务院批准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号6号机组)、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号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号4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号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号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10台新机组,均采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11]。核电用钢管需求旺盛。

今年年初一度流向韩国的国际船东们重返中国,2025年4月国内船企新承接51艘,251万修正总吨的新订单,以修正总吨(CGT)计,占全球新船订单量69%,重回全球榜首[12]。与汽车工业类似,船舶工业涉及配套产业丰富,船用钢管用途广泛。

下游各个用户行业用钢材、钢管的市场场景正在日新月异,就不一一详细分析了,具体用量预测见表1。

表1:2025年我国主要领域用钢材(钢管)量预测,单位(万吨)。

序号

项  目

钢  材

钢  管

1

基建、房地产

37000

1800

2

钢结构

13300

1300

3

机械

17000

1700

4

汽车

6000

300

5

船舶

1500

150

6

家电

2550

400

7

能源

4800

500

8

集装箱

850

100

9

煤炭、石油化工

3000

1400

10

铁路

500

150

11

其他

1500

1000


总计

88000

8800

2025年我国焊接钢管市场需求量,如表2,我国焊管行业对市政建设房地产及钢结构的需求量为2770万吨,占焊管总需求量的比例为48.6%。其中房地产约1100方吨,占比19.2%,市政建设770万吨,占比13.5%,钢结构900万吨,占比为15.7%。

表2:2025年我国焊接钢管市场需求量预测

下游行业

市场细分

需求量(万吨)

占比(%)

房地产

水暖气管道、燃气管道

350

6.14

消防管道

300

5.26

建筑幕墙

200

3.50

脚手架管

250

4.38

市政建设

城市水暖气管道、燃气管道

650

11.40

交通设施管道

90

1.58

地下管廊

30

0.53

钢结构

房屋结构、桥梁、展览场馆、体育场馆、影剧院馆

900

15.79

机械

工程机械

500

8.77

汽车摩托车

100

1.75

石油天然气

油井管

0.50

0.01

管线管

190

3.33

其他化工管道

150

2.63

矿用管道


180

3.15

家电轻工


400

7.01

能源电力


350

6.14

海洋工程、船舶


170

2.98

铁路公路


150

2.63

集装箱


100

1.75

农业水利


200

3.50

其他


440

7.71

总计


5700

100

 


TOP